查看原文
其他

不报班却花大量课余时间带孩子逛博物馆,他们用这种方式把孩子送上名校

弦歌缓缓 少年商学院 2021-05-18

文 | 弦歌缓缓

高中语文老师,文学与教育学双硕士

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专栏作者


学院君说:今天特别分享的这篇文章,是一个身在北京海淀任课的高中语文老师的分享,海淀区被称为“家长为孩子打鸡血的重灾区”,但凡家里有点条件的都尽量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上各种补习课,恨不得给孩子成绩“拔尖”,但她所教的一个学生的家长却很另类,这对家长给孩子“打鸡血”的方式是——带孩子去逛博物馆,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所以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启发。(*拉至文末可免费领取「国际博物馆日」专属福利


身在传说中的“鸡血重灾区”——北京海淀,任教于高中。


我想说说这三十多年来见过的最成功的一个例子。


为了支持孩子对历史的兴趣

工科父母自学古文翻译


那是我前几届的一个学生。


在这个孩子还特别小的时候,大概三岁左右,父母就发现他对历史小故事有特别的兴趣(因为孩子的姥姥姥爷很爱讲)。


这个男生的父母都是高知,但都是对历史并无特别爱好更谈不上擅长的工科生。在偶然发现了孩子对历史故事的“偏爱”之后,他们夫妇开始一起读史书。


在读的过程中,他们把书中的一些历史事件、人物传记,一点一点改成孩子能听懂并且会有兴趣听的故事,讲给孩子。


这件事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工程巨大,第一道难关就是“古文翻译”。为了保证准确性,也为了自己理解得更深入,以便能更好地改成故事讲给孩子,他们并不直接看译好的白话文,而是自己借助古汉语词典,加上请教单位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事,一点一点译。


白天要上班,下班也要工作及陪孩子,所以他们做这件事大多是在夜里。边读,边译,边改,边讲……男孩的爸爸有一次和妻子说:“咱俩现在可以再去考个古代文学方向的研究生了。”



在带孩子去博物馆前
父母已经做了很多“功课”

孩子上小学后,他们开始带孩子逛博物馆。

带孩子去之前,爸妈先去。有时一起,有时是谁有时间谁就去。

他们带着笔和本,一件展品一件展品地记笔记、请教工作人员,从开门到闭馆,能记多少就记多少。

回家后,再根据笔记,一点一点查资料,再转化成孩子能听懂的语言,背下来。

孩子第一次去博物馆是七岁,而这件事,在孩子五岁那年,他们夫妇就已经开始做了。包括皇家园林或其它有历史意义的景点,也是如此。


不止北京,还有外省市。别人出差,闲暇时间都是休息或逛景点、寻美食。而他们夫妇,每一次出差所有的空余时间,以及每年一次的“二人旅行”,基本都是带着笔、本儿,泡当地博物馆或历史性较强的景点。

如此,带着孩子去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从容地一点一点讲给孩子听。每一个博物馆,每一处景点,孩子都去过很多次。因为每一次去都只能讲一部分,孩子当然听不够,于是就需要反复去。

这里插一段题外话。有一次出差,在当地一所博物馆,遇到一位带着厌学的儿子出来旅行的父亲。父亲细致地给儿子讲解每一件展品,甚至吸引了一些陌生人“旁听”。当时大家都觉得这位父亲肯定是历史专业的,我想起那个男孩的父母,心里觉得也不一定。不一定是历史专业出身,但一定是一位用心的父亲。

让孩子和父母都开心的“打鸡血”方式

说回我的学生。

在同龄人大多都在上课外班、兴趣班的时候,他跟着父母泡博物馆、看人文景点。他被父母讲的内容吸引,在向父母不断提问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会推荐一些相关书籍给他,然后三个人再一起读书,一起查资料……

他在一次作文中讲到这些经历,他说:“爸妈讲的每一个故事,每一次“解说”,都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太有意思了。”

此外,孩子的父母还带孩子与博物馆的讲解员和单位里历史专业的老师聊过,请他们告诉孩子自己学习这门专业的经历和感受,以及是怎样获得现在这份工作的。有类似博物馆在寒暑期面向学生群体招募志愿讲解员的活动时,孩子的父母也会鼓励和支持他积极参与,增加“职业体验”。

学习的过程是有紧密联系性的,并不是说,他喜欢历史,就只一门心思学历史。爸爸妈妈注重兴趣的引导,也不是完全不关心其它科目的学习。任何事情都不能单一、极端地去思考。最关键的是,这个保持并追逐热爱的过程,让他真正意识到学习的意义,也不知不觉给予了他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后来这个孩子考上了某名校历史专业,目前的志向是读博士,一生研究历史。


人,一定是对生活、对世界,有足够的兴趣和热爱,才会愿意主动去学习、去探索。而学习的目的,则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热爱生活,以及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你可以说“我做不到这样,我没有时间,没有能力……”,但作为父母,你有没有尽最大能力支持和保护孩子的热爱,或者为此去不断努力呢?

你说这对儿父母“鸡血”吗?也可以算。因为竭尽全力地支持并鼓励孩子热爱自己的热爱,为了自己热爱不断努力,也可以算一种“打鸡血”。

只不过这种“打鸡血”,以尊重和适度为前提,大人不焦虑,孩子不痛苦,双方都很快乐。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
更好地探寻热爱,了解世界

做父母,最忌讳的,就是把“学习”和“快乐”放在对立面,无论是以任何形式。

不当的“打鸡血”是一个误区,但一听家长重视学习就立刻炸毛,同样是一个误区。

快乐成长,并不等于放任自流。

我总是和我的学生说:“无论如何,学习还是重要的。如果你们觉得,好的父母,好的老师,就是可以随便你们玩儿,完全不管你们的学习,那可真错了……”

人生的路有很多,这没错,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不重要。天才当然是极少数,但如果我是一个妈妈,我所能接受的“普通”、“平庸”,是你尽力之后的自然结果,而不是你每天玩儿、根本不学的自然结果。


学习不好没关系,但前提是要努力认真地去学。

而作为父母,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让孩子们知道的是,学习是为了丰富自我,是为了探寻热爱,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更自由地选择生活。这才是能够让一个人愿意去努力学习、努力探索的最大动力。他能意识到,学习是为了我自己。

为了自己所热爱的事情,不断努力,不断坚持,不断探索,克服困难,一路向前……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快乐,才是相对深层且持久的。而每天玩儿的那种快乐,是肤浅的,短暂的。

人在成年之后,角色多了,身份多了,各方面压力都逐渐变大,这时候可以适当追求一些简单的、肤浅的快乐。但在年少时,如果过度贪恋这些眼前的快乐,则可能会阻碍我们的成长。

而这些,是要让孩子自己真正意识到的,不能是单纯由大人们去说教。

如何让孩子意识到这些,如何观察并让孩子自己也看到他们的“热爱”,如何支持、鼓励、引导孩子为了自己的热爱不断向上向好……这些才应该是“打鸡血”的重点,是父母要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对孩子的了解,自己去做的功课。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没有人能手把手给你一个教程,也没有任何人的育儿经验可以完全照搬。如果你说“那我做不到”,那也别要求孩子。


总结前文——

“打鸡血”的误区,一是对孩子缺乏尊重,二是不适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我们对孩子的一切支持、鼓励、引导,都应该建立在他们自身兴趣与热爱的基础上,并在这个过程中,充分重视和保护孩子的感受。孩子尽了努力之后的结果,无论好坏,父母都应该欣然接受。而不是说,孩子的能力只能到85分,父母一定要100分。

我从出生到工作都没离开过海淀区,如果我以后成为妈妈,也会是“海淀妈妈”。我一定会是个重视孩子学习过程的妈妈,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一路长大的过程中,不会因为爸爸妈妈“重视学习过程”这件事而感受到压力。但愿我们父母子女一场,彼此都能快乐,都无悔相遇。

不过,如果我的孩子以后兴趣在理科或者地理,那恐怕作为理科白痴和地理白痴的妈妈,就得“挑战极限”了。但愿我的孩子也能欣欣然地从容接受妈妈尽了最大努力之后的结果,毕竟也是生死之交,大家都不要对彼此太过严格。


· 专属福利免费领取 ·

您平时是如何带孩子逛博物馆的?
值国际博物馆日
少年商学院给大家特别准备了一份
《给孩子的最全博物馆地图指南》电子杂志

点击文末“在看”,点击下方按钮进入公众号
回复关键词【博物馆】,即可领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